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学生活的四个不一样,你必须知道

发表于2013-01-04

又是一年九月初[url=http://www.dangdang.com/brands/2924.html]徐福记[/url时也是在这段时间,我进入每年最忙的时期,几乎以每天二场的速度在国内各地区,各大学之间进行“飞行”讲座,主要与同学们交流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之路和备考公务员的学习方法。通过每年三、四十场的讲座,据不完全统计,我已经与六万多名考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从而让我认识到当今的青年学子在视野开阔、自尊心强的同时,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弱点,从而导致面对新生活时出现种种不适应,甚至一些学生会进入虚拟世界去寻找安慰。对于青年学生的现状、问题和困惑,各级政府、教育机构、老师和专家都在就业指导方面给出解决方案,在此我们优职大学生就业研究院提出,“大学生活的四个不一样”等问题,希望为众多学子理顺思路,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贡献一点力量。

一、同样是学校生活,大学与高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进入了高中、考取了大学,虽然对学生而言,两者不过是一线之隔,甚至年龄都没有变化,但仔细分析高中与大学的区别却是天地之分,因此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学与高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是我们开始大学生活的起点。

众所周知,高中与大学有很多不一样,归纳起来存在着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的根本不一样。第一,学习目标方面。高中是以高考科目为对象,以提高分数为目的,目标是明确的,量化的,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而大学阶段,学生突然发现一切都变了,课程的学习更多是为获取知识,考试的分数也不是唯一的越高越好,特别是同学的目标大都不一样了,有打算出国深造的、有想报考公务员的、还有计划找份工作的,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令部分同学不知所措。第二,学习方式方面。高中学习是单向的、填鸭式的强化训练,高中老师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制定计划,掌管一切,通过是讲、练、测、评、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大学学习是双向、自由的交流学习,大学老师是指导员,大学班主任是辅导员,大学的课程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为主,学生自己制定计划,管理自己,显然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无法适应,无所适从。第三,环境氛围方面。高中以班级为核心,所有同学为一个目标,互帮互学结成深厚的同学友谊;而大学却要以学校为重点,班级、社团、协会、实习单位,活动的空间一下子放大几倍,周围的同学可能既熟悉又陌生,同学的首要目标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环境的变化令许多同学不明所以。

以上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共同构建了新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明确目标无疑是第一位,只有建立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利用环境,调动资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为大学生活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那如何理解并制定目标呢?

二、同样是大学生活,学习目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每个人的成长概括起来都需要两种力量,一是牵引力量,二是激励力量。学习目标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具有对前进方向的引导作用,属于引领我们前进的牵引力量。因此,所有目标的作用是内在统一的,那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目标的实现难度不一样,导致牵引力量不一样;第二,目标本身的属性不一样,导致学生的行动路径不一样。目前学生的选择大都集中在:出国深造、考取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直接找工作等四个方面。显然,出国深造和报考研究生是同一属性,都是深入开展专业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考取公务员和直接找工作是同一属性,是直接就业在实践在锻炼成长。就实现难度而言,出国深造不仅需要通过高难度的外语考试,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报考研究生考试同样很难,很多同学从大三就开始了各门功课的复习,另一方面,深造归来或研究生毕业后也要经过就业的环节;与之相比,考取公务员和直接找工作的难度相对小一些,前者只是考察《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以及面试,后者大都只是面试,考试难度不高。因此,选择的人数众多,间接造成了竞争压力巨大。就行动路径而言,不同的目标导致不同的课程和时间安排。比如,大学期间,政治理论课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只要及格通过即可。但对于打算考取公务员的同学而言,却意味着不同的选择。因为必考科目之一《申论》和面试考察都需要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因此,在大学期间最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学习。

通过上面的论述,相信大家基本明白了不同目标的作用和联系,明确并制定目标之后,我们应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呢?

三、同样是知识能力,发挥的作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上面我们列举了大学阶段的一些学习目标,并针对目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阐述,相信对同学有一定启发,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大学期间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否则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主,所有学子都要进行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以概念、原理、知识体系和框架为主。但是,大学期间,我们不仅要学习的知识,还要学会技能和能力,大致分为:学术能力及必要的认证、工作技能、人际沟通和工作经验等。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点同学都知道,但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明白,对于我们确定的不同目标,这四者之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试想,你将来的目标是考取公务员,那么显然学术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学术能力体现了你的竞争力和责任心,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团队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你选择直接找工作,那么工作技能和人际沟通就非常重要了。工作技能可能要量化到具体的标准上,比如,打字每分钟多少字?是否能够熟练运用EXCEL进行各种必要的计算等等。介绍这些内容,关键是提醒我们同学,不能简单停留在基本认识层面,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比如,人际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参加社团进行培养;工作技能通过外出实习或兼职不断取得,总之,要认识到不同目标需要不同的能力要素,我们要加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积累。

了解了现状,明确了目标,积累了能力和素质,就一定能够成功吗?显然这只是必要条件,还需要一个思想把它们统一起来,这就是职业规划?

四、同样是成长指导,目前的职业规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正所谓,借来的火只能照路,无法照亮自己的心灵。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分析、确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必然要求我们进入全面的职业规划。那我们目前有哪些方法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呢?

第一种,通用的方法,内外部因素结合法。先明确外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职业发展的路径,再结合内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自己的方向,制定目标。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通用的,但同学无法应用。比如,谁又能知道未来变化的趋势呢?毕竟未来是不确定的。结合优职培训和自己多年的研究,我提出第二种方法,三点一线法。第一点,穷尽可能定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把我们毕业时所有可能选择的出路都列举出来,作为选择目标的起点。毕业时可能的出路,我们简单归纳列举:出国深造、考取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直接找工作等;第二点,阶段实施重反馈。其实,让我们在大一就选择毕业时目标对有些同学显然不太现实。因此,大一时,我们所选择的目标就是一种假定,必须根据这个目标制定相应计划,在通过实践进行反馈调整;第三,坚定选择重成长。通过大一,大二的假设和调整,在大三时再经过必要的总结,提升,大都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这时,我们可以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路径。这两种不同的成长计划区别十分明确,前者是基于一般的规划理论,指导原则,缺乏落实的具体方法。而后者是我们根据规划理论及实践中总结提升形成的具体方法,以此为指导制定的成长计划,显然在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

上一页|1|
/1页